首页 > 生态 > 正文

天桥岭林业局发展绿色产业生态脱贫

2020-06-05

延长才 魏静

吉林省天桥岭林业局黑木耳生产基地的制菌车间里,职工柳长杰正忙着打袋、拧袋、装筐,2分钟就能制出一袋菌包。

柳长杰过去是天桥岭林业局的一名伐木工人,也是贫困户。国家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,天桥岭林业局原有的制材厂没了生产原料,面临停产。许多像柳长杰一样的伐木工人和制材工人也面临下岗。为了解决“柳长杰们”的问题,天桥岭林业局开始探索产业脱贫之路。依托生态资源优势,天桥岭林业局通过发展木耳和养蜂等绿色产业进行生态扶贫,经过几年探索,职工群众脱贫致富已见成效,用实践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写下了生动注脚。

如今,柳长杰除了上班,还栽培木耳,增加一份额外收入。“工资有保障,再加上今年种的30万袋木耳,收入比过去可高多了,日子越来越有奔头!”柳长杰说。

上世纪90年代,天桥岭林业局就开始研究食用菌黑木耳的栽培技术,经过多年摸索已有一套成熟的生产和管理技术,但是当地菌农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让这个产业一直没有形成规模。经过论证,天桥岭林业局决定,把黑木耳产业当作职工脱贫的抓手,改变以往菌农小作坊生产模式,建立标准化菌包厂,将制材厂改建成立百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专门培育黑木耳产业。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,拥有200万木耳菌袋栽培基地和两个生产车间。通过采取“采购+储销”全产业链经营模式,走“公司+品牌+专合组织+基地+职工+农户”之路,企业年生产菌袋1200万-1500万袋,年产值5000万元,成为集研发、生产、加工于一体的食用菌多功能生产示范基地,被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评为行业龙头企业。

天桥岭林业局还建设了3个黑木耳示范基地。筹集资金100万元,在局址西山建立木耳棚室挂袋示范区1个和木耳棚室挂袋示范大棚10个,培训50名技术人员,带动周边群众致富。筹集资金51万元,在贮木场建设吊袋木耳大棚5个,安排贫困人口40人就业。筹集资金40万元,利用1.55公顷土地,推广国家发明专利项目,示范栽培25万袋黑木耳,可使每个菌袋增产10克,培训贫困人员50多人。

目前,天桥岭林业局有食用菌制菌户816户,从业人员1550余人,年生产黑木耳菌袋5600万袋,有效地带动贫困户脱贫,为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200个就业岗位,人均增收3万-4万元;带动扶持贫困户1743人,人均增收519元。

在发展黑木耳产业的同时,天桥岭林业局还大力发展蜜蜂养殖业。天桥岭林业局对蜜蜂养殖户给予了资金等方面的支持。2016年,天桥岭林业局对70户养蜂户以每个蜂箱100元的价格给予补贴。2017年,出资25万元在内河林场建设养蜂场地等基础设施。

天桥岭林业局不仅为蜜蜂养殖户提供场地,还先后举办蜜蜂养殖座谈会3次、技术培训5次,赴黑龙江、敦化、长春等地考察5次,创办了蜜蜂产业信息网络交流平台、微信群和QQ群。在“合作社+基地+场内职工+多元化销售”的管理模式基础上,天桥岭林业局的蜜蜂养殖业又拓展了“实体店+网店”相结合的销售模式。

“内河林场年产原蜜2.7万公斤、巢蜜9000公斤。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,均较过去有大幅提升。内河百花蜜蜂养殖合作社蜂群已超千箱,每箱蜂群收入1000元以上。合作社最初只是小打小闹,三五个人养蜂,现在发展规模逐年扩大、会员由少变多、实力由弱变强。”内河林场场长赵振强说。

目前,天桥岭林业局共养殖蜜蜂3450箱,年产蜂蜜8.6万公斤,年收入345万元。100多户蜜蜂养殖户通过养蜂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路。

天桥岭林业局副局长王世利说:“为鼓励职工群众发展绿色产业脱贫致富,天桥岭林业局聘请专家提供技术支持,成立了4个合作社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,利用食品加工厂深加工精包装产品,与网络平台对接增加销售量,已经初步形成集规模化种养、产业化经营、品牌化销售于一体的黑木耳、蜂产品全产业链循环发展体系。”